——自貢川能股份構建和諧企業紀實
“我每月下井打煤炭的收入能上5000元,這還不說,公司還掏500多塊錢為我買了養老保險和工傷保險,收入有了,后顧之憂的問題(養老保險)也解決了,當然就該安心上班。這么好的工作條件,肯定不想違反規定被解聘噻?!?/span>2月22日,記者來到自貢川能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采訪時,下屬的榮縣雙慶礦業有限公司順利煤礦井下工人曹德華這樣坦露心聲?!白?/span>2008年起,公司率先在全縣煤炭行業為工人購買養老保險。僅去年,為井下工人、后勤員工、管理人員近1000人購買養老、工傷、醫療等保險,公司就拿出了600多萬元。為工人買保險,讓員工安心上班、愉快工作,這一舉措極大的融洽了企業與工人的關系?!惫径麻L蔡承海這樣對記者說。
為員工購買保險,解決員工后顧之憂,這只是川能股份近年來努力構建和諧企業、全力營造和諧勞動關系的一個縮影。記者采訪得知,“川能”以構建和諧企業為載體,以工會組織為依托,以有諾必諾、海納百川的氣勢和胸懷,濃墨重彩地寫下了四段精彩華章。
建設學習型企業,發揮人才作用。培養人才、人盡其才,是川能股份建設和諧企業的動力源。建設和諧企業,就是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努力創建學習型企業,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群眾的創造力?!辈坛泻J沁@樣認識的,公司又是如何踐行的呢?“近三年,邀請礦山作業專家到煤礦上技能課10余次,受訓礦工、特種作業人員達600人次;送到礦山學院脫產培訓200人次,送外地接受短期專業技能培訓50人次,參加本科進修10余人、碩士學位進修4人。三年中,公司培訓費用支出100余萬元。素質提升、技能培訓花的錢再多,公司從不吝嗇?!惫究偨浝響圻@樣介紹。井下工人通過培訓,安全生產意識提高了,事故遏制了;特種工人通過技能培訓,專業水平提高了,預防事故的能力增強了;管理人員通過培訓,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增強了,企業潛在效益日益凸顯。僅去年,通過員工的技術創新和降耗增效,就給公司帶來了上100萬元的效益。
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安全生產。公司分管安全的副總經理王世榮認為,無論什么崗位,無論什么企業,安全生產都與廣大職工的生命和財產息息相關,都與企業的穩定和發展息息相關。煤炭企業是特種行業,相對其它企業而言,安全生產則更顯重要。沒有安全,就沒有穩定,和諧企業也就無從談起。公司始終堅持“投入保安全、技術保安全、管理保安全、素質保安全”的理念,高度重視技術革新和規模產值提升,積極推廣運用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投入巨額資金,對礦井安全設施設備進行技術改造,極大地推動了自貢地區煤礦裝備化水平升級,開創了自貢極薄煤層地區機械化開采的新局面,為自貢地區煤礦安全高效建設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記者采訪得知,公司管理層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在關注安全生產的同時,真切關心每一個員工的冷暖,從而收獲了效益提升的大回報。 “如果不是公司給我出4000塊錢,我那個考上大學的娃兒也讀不起大學,錢雖然花在娃兒身上,但公司的情義我則始終記在心頭,不好好為公司干事情,我內心真的過不去?!甭毠ぴS成均這樣說。 “2007年以來,公司累計資助職工子女30余人,資助金額15萬元;每年春節,公司都要對困難職工進行慰問;職工家中有紅白事,公司管理層都要上門走一走;員工遇到急難事,公司工會都會在第一時間伸出援手,用真情、真心去關心他們?!惫军h委書記虞尚勇這樣說。川能股份以人為本的關懷,換來的是企業管理層與職工融洽的人際關系,職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強了,企業的效益也得到了穩步提升。
加強文化建設,營造良好氛圍。虞尚勇說,先進的企業文化是建設和諧企業的強大精神支撐;把企業建設成為人際關系融洽、充滿友愛、精誠團結、蓬勃向上的和諧企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大力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就必須營造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的良好氛圍,營造鼓勵人干事的工作環境,通過營造和諧的企業文化氛圍,使廣大職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導向。每月一次的職工技能競賽,每季度一次的班組節能評比,每半年一次的專業知識大比武,在員工中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職工趣味活動、職工籃球比賽、“三八”節女職工外出旅游,這些活動的舉辦,切實增強了企業活力和凝聚力,拉近了職工與管理者的距離?!半m然舉辦這些活動每年要花10多萬元,但這錢該花,花得值?!辈坛泻_@樣說。
拓展和諧空間,構建新型村企關系。陳峰,雙古鎮白云橋村人,今年考上大學,因家庭貧困,無法湊足入學的費用,萬般焦慮無助之際,公司伸出了援手,給他送去了4000元,圓了孩子的大學夢。為讓陳峰順利完成學業,公司還決定資助他至大學畢業?!肮举Y助陳峰,讓我們看到了企業老板的愛心,如果這個企業沒有煤礦在我們鎮,哪個又拿錢來幫他喲,平時不要給煤礦找麻煩才對?!彪p古村民鄒志鵬這樣說。為構建好企業與所在村的和諧關系,公司開展了村企共建、與老勞模結對幫扶活動,每年“六一”兒童節和教師節,對企業駐地學校進行慰問,對學?;A設施建設提供物資幫助,每年用于這些活動的資金達30余萬元;每年花4萬元,向企業駐地70歲以上的老人、敬老院送溫暖;2008年以來,每年出資30至50萬元左右支持企業駐地村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塘、庫、堰水利整治及村、組道路改造,為我縣公路整治和改造(如雙復路改造)累計出資近200萬元。
團結和諧,讓“川能”迸發出蓬勃生機;昂揚向上,鑄造了與時俱進、奮力拼搏的“川能”人。蔡成海說,這就是“川能”構建和諧企業,營造和諧勞動關系的成果。(鐘傳剛 蔣秀梅 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