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8月3日-8月9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在經歷了長達三個月的下跌、近五周的跌幅收窄后,止跌企穩,盡管當前整體煤炭市場依舊低迷、煤炭需求也未大幅提升,但煤炭價格的持平對于當前煤炭市場仍是利好,煤價底部特征明顯。
◇動力煤價止跌企穩
8月8日下午最新消息,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在經過長達十三周的下跌,連續五周的跌幅收窄之后,本周止跌企穩。海運煤炭網指數中心發布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顯示:本期5500大卡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報收為626元/噸,較前一期保持不變。
秦皇島港煤價在跌幅連續收窄之后本周也整體平穩。海運煤炭網指數中心的數據顯示:秦皇島4500大卡熱量動力煤價格為425-435元/噸,5000大卡發熱量動力煤價格為525-535元/噸,5500大卡發熱量動力煤價格為620-630元/噸,5800大卡發熱量動力煤價格為685-695元/噸。其中除發熱量5800大卡動力煤價下跌5元/噸外,其余煤種價格均保持不變。
秦皇島港發熱量5500大卡市場動力煤交易價格的中準水平維持在625元/噸,比“電煤”最高限價水平低175元/噸。
本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的運行結果表明:價格持平的港口規格品個數迅速增加,占全部港口規格品個數的87.5%,成為主流趨勢,“買方市場”特征淡化;嚴重超跌的市場動力煤價格抑制了繼續下降空間,截止上期,環渤海地區5500大卡市場動力煤626元/噸的綜合平均價格,已經比今年5月2日下降了161元/噸、跌幅為20.5%,比去年11月初的高點則下降了227元/噸、跌幅為26.6%,市場動力煤價格已經嚴重超跌。
如此長時間大幅度下跌的影響結果是,市場動力煤價格正在越來越受到煤炭生產和流通成本的支撐,市場的恐慌性情緒得到明顯釋放,非理性價格的市場動力煤購銷活動明顯減少,從而遏制了該地區市場動力煤價格的繼續下滑。
煤炭行業專家李學剛分析認為,夏季電力消費高峰促使主要電力企業煤炭消費增加、庫存下降;海上煤炭運價回升預示沿海地區煤炭供求轉暖,近一個月來,國內海上煤炭運價維持小幅反彈走勢,應該是沿海地區動力煤供求轉暖的直接體現;主要發運港口的煤炭庫存指標趨向合理,加之近期環渤海地區市場動力煤價格的降幅收窄,提高了電力企業的煤炭采購熱情,增強了秦皇島等環渤海集散地區煤炭供求的活躍程度,抑制了該地區市場動力煤價格繼續下滑。
據中能電力工業燃料公司統計,受夏季用電高峰的刺激,7月份全國主要發電企業的電煤平均日耗水平為355.9萬噸,比6月份日均增加了24.3萬噸、提高了7.3%;與此同時,7月31日全國主要發電企業的電煤庫存比6月末減少了559萬噸、下降了6.1%,五個月來首次出現相對明顯的回落局面。
綜合以上因素分析認為,煤炭價格在經過長時間的大幅下跌后出現企穩,國內煤炭市場也出現一些利好,但是當前整體煤炭需求仍未得到提振,電廠港口仍處在去庫存階段,短期內煤炭價格或以穩為主。
◇產地煤炭價格連續兩周持平
煤礦停產減產情況仍未得到遏制,煤炭庫存高企的同時煤炭供應有所減少,使得產地煤價連續兩周持平。
截至8月6日,秦皇島煤炭網價格頻道發布的最新一期山西地區動力煤車板價格顯示,朔州地區發熱量4800大卡動力煤車板價格為400元/噸,發熱量5200大卡動力煤車板價格為500元/噸。大同發熱量5500、5800、6000大卡動力煤價格分別為530元/噸、580元/噸、620元/噸。忻州地區發熱量5000大卡動力煤車板價格為450元/噸,太原地區發熱量5000大卡動力煤價格為550元/噸。
本期山西地區動力煤車板價格保持不變,山西坑口地區各煤種價格也與上期持平。
煉焦煤方面,煉焦煤市場價格基本平穩,僅河北地區部分煤種下調20-100元/噸。8月鋼材需求仍將處于低位,鋼價持續下跌,同時受之前焦炭價格下挫影響,焦炭企業限產幅度進一步增大,預計8月份焦煤市場維持弱勢;無煙煤方面,山西地區無煙煤價格普遍回落,晉城地區無煙煤品種普遍下跌20-50元。
近期煤炭供給或有所減少,由于盈利下滑部分煤礦出現虧損,6月內蒙和陜西原煤產量環比5月已出現回落,加上近期山西陽泉、臨汾等地的礦難,預計地方煤礦和整合煤礦產量釋放動力將進一步下降,8,9月份產量環比有望繼續下跌。
秦皇島煤炭網監測內蒙古價格體系顯示:煤礦方面,本周鄂爾多斯地區煤礦銷量有所好轉,價格基本都已經平穩,部分煤礦開始試探性漲價;煤場方面,本周煤場繼續沒有銷量,基本都呈停產停工狀態;運輸方面,本周鄂爾多斯汽車運輸價格相對穩定,短途運費價格環比持平,長途到北京線路價格微漲。
另外,新版《煤炭礦區總體規劃管理暫行規定》正式實施,同時,《國家發改委關于規范煤炭礦區總體規劃審批管理工作的通知》宣布廢止。本次實施的礦區管理暫行規定更加重視礦區開發的規劃審批環節,評估機構的責任在礦區管理暫行規定中更明細化。政策的改變釋放了一個信號:煤炭行業或將走向一個新的方向--壟斷。我國礦區分布相對分散,煤企集中度增加可能出現十多個巨頭共同競爭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