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長放緩,加上水電等其它再生能源發電量增多,動力煤價格連跌11周,創3年多以來的低位。近日,中國秦皇島港發熱量5500大卡的動力煤價格跌至每噸625元至640元人民幣,是自2009年10月以來的新低,煤炭股受壓。煤價一再探底,煤企經營環境嚴重惡化。
煤炭價格跌入谷底主要受宏觀經濟復蘇勢頭減緩和重點高耗能產業電力需求銳減所致,短期內這一狀況很難有所改觀,各煤企需“淡定”對待:首先,煤企應當減少煤炭開采量和供應量,降低主營業務虧損,減輕庫存壓力,為企業下一步發展保存實力。
其次,煤企應借機優化調整企業結構,提高經營管理能力,增強煤炭開采效率,降低煤炭開采成本。大中型煤企可以通過兼并重組小型廠礦獲得更多優質資源,同時,還可以廣泛涉足發電端領域,實現煤電聯營,將資源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再次,煤企應重點加強同大型用煤企業的溝通聯系,建立完善售煤渠道,增加煤炭銷售量。
最后,煤企應當建立煤炭預警機制,迅速掌握煤炭市場行情,根據市場供求關系調節煤炭開采量和供應量,縮小盲目擴張帶來的損失,降低資源浪費量。筆者認為,在煤企千方百計尋求脫困之策時,國家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也應當積極出臺有力舉措,幫助煤企渡過難關,為我國能源安全保駕護航。
煤炭市場的萎靡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目前未現絲毫企穩回升跡象,各煤企應當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政府部門應當避免一味的加大風電、水電、光伏等新能源的支持力度,而至過剩的火電產能于不顧?!爸亟ㄔO,輕利用”的發展模式不利于我國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政府部門應適時建立煤炭儲備體系,促進煤炭行業轉型升級。
中國煤炭產業黃金十年已經過去,煤炭產業面臨重大結構性調整,煤電聯營、國進民退將會成為煤炭行業主旋律。國家相關部門應當及早出臺舉措,加快完善煤炭定價機制,解決長期存在的“市場煤、計劃電”等問題。